標籤: 自我剖析
- This topic is empty.
-
作者文章
-
-
其實很擔心自我剖析舊作或説明創作的過程會讓解讀空間變少,但記錄之餘也希望可以結合最近的感悟,多寫些東西。
舊作:
〈德謨克利特 開燈〉
泰坦先驅代替女媧
火 登基文明——造就審判
半人馬 太和嶺上完成兩人的救贖
註解:
德謨克利特-古希臘人,原子論提出者。因散盡祖上遺產來周遊列國,因而被審判,但最終因過人的自辯加上確切的無數貢獻而無罪。
喀戎-半人馬座,原本永生,但被浸泡了九头蛇许德拉毒血的箭誤射中膝蓋而感到超越死亡疼痛的折磨。最終選擇放棄永生,讓在高加索山(也稱作太和嶺)的普羅米修斯恢復自由。
普羅米修斯-盜火故事的主人公,名字的原意為先見之明。
原文: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96771669107320/permalink/230363282414825/?mibextid=oMANbw
新知:
〈建立詩意的過程〉
當初記事本裡記錄的靈感只有短短的「火 登基文明」,所以就想作一次敘述詩的嘗試。首先想到的就是希臘神話裡泰坦神族的普羅米修斯為人類從衆神那盜取火種的故事,而他也常象徵著勇敢的反叛者。他因此被宙斯綁在高加索山上受苦刑,而充滿智慧的喀戎由於受到超越死亡的疼痛折磨,選擇與普羅米修斯交換,名義上是讓雙方獲得解脫,但背後有著許多值得討論的,比如:
- 代替受罰究竟是讓宙斯發泄,或者只是一種形式主義?
- 如果喀戎沒有感受到超越死亡的疼痛,他是否願意拯救爲人類帶來文明的普羅米修斯?
- 喀戎是否只是爲了擺脫痛苦,同時要讓自己的死亡更具有意義好讓他人記得他而選擇這麽做的?
最近看了有關《海邊的曼徹斯特》的影評,其中再次復習了有關救贖與和解。生命在受到痛苦時,會本能地僵直(無法處理)、逃離或戰鬥(也就是嘗試解決),但往往事後負面情緒仍會難以消除,只能試著找共存的方式。
回到創作〈德謨克利特 開燈〉的過程,在有了第二和三行的想法後我突然想來個東西神話合并,於是乎就有了女媧造人但普羅米修斯為人帶來真正的文明起源和接下來的繁榮。至於爲什麽詩題卻定了個似乎與内容無關的人物,開燈的舉動呢?其實德謨克利特從他的原子論建立了認識論——每件事情的發生都有自然原因,且他和普羅米修斯同樣因爲開創性的事物而經歷了審判,但前者逃過一劫;後者雖受罰但獲得救贖。因此我想塑造這樣一個場景:想象一名充滿智慧的古希臘人突然打開燈,然後跟你述說有關文明起源的神話——這樣的場景本身對我而言就極具詩意。
最後當然是新鮮時蔬:
〈窗流下枷鎖〉/牛油果
山根哀悼二間,囚徒過 步伐著抑鬱
荒誕剋服不了不幸的裸露
燧石真實,活在枯竭的啞喉。懺悔
——————————————————
注釋:
- 山根-眉間的鼻梁。
- 二間-手相裡食指最下的手指節。
- 燧石-石器時代的利器,也可用來摩擦生火。
-
-
作者文章